学术动态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学术预告】随园“心”光青年教师论坛总第49期——ChatGPT等语言大模型到底做对了什么? ——语言大模型的世界模型和感觉知识的来源探秘

发布日期:2024-12-20 浏览量:

【学术预告】随园“心”光青年教师论坛总第49期——ChatGPT等语言大模型到底做对了什么?

——语言大模型的世界模型和感觉知识的来源探秘

时间:20241223(周一) 16:00

地点:心理学院108报告厅

主办: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主讲人简介:

                                             

袁毓林,1962年生,江苏省昆山市人。199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为澳门大学讲座教授兼系主任。主要研究理论语言学和汉语语言学,特别是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计算语言学和中文信息处理。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语文》、《中文信息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著作10部。2015年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7年入选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报告简介:

本讲座主要讨论ChatGPT等语言大模型到底做对了什么,才得以生成语言通顺和内容连贯的文本。文章首先介绍机器和人类在问题解决等方面的差别,说明语言大模型不是只会转换符号的“中文房间”,而是一个能够通过文本中的有关描述来重构世界模型的“柏拉图洞穴”。然后介绍辛顿和苏兹凯维等语言大模型奠基者对于大模型的工作机理的有关见解,通过分析包含名词“桌子”和形容词“饿”的语句的意义,说明大模型通过训练语料,完全可以学到关于人跟物体与感觉等互动的世界知识,构建近似的世界模型。因此,即使语言只是交际工具而不是思维工具,语言大模型依然能够通往通用人工智能。


地址:南京市鼓楼区宁海路122号

邮编:210097

办公电话:02583598662

Copyright © 南京师范大学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500712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