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退休人员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离退休人员 > 正文

傅宏

电话:

个人主页:

邮箱:13951909545@139.com

个人简介

博士(香港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心理学会理事长,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等职。先后在美国加州大学国立亚裔美国人心理健康研究中心、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人类发展与应用心理学系及马来西亚儿童教育研究中心等地从事访问、合作研究和讲学。主要研究领域涉及:(1)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2)宽恕性情及其文化差异比较等。

主讲课程:

《咨询心理学》、《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及《认知行为治疗》等。

承担课题

主持:“老龄化社会进程中的老年人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2015;

主持《江苏省老年心理健康现状研究》项目,江苏省慈善总会(横向), 2013;

主持《江苏省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项目,江苏省文明办(横向),2011;

主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及测评研究》项目,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课题, 2010;

主持《适应少年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政治价值观研究》,共青团中央(横向),2010;

主持 “和谐人际关系建设对促进儿童青少年思想建设作用之研究”,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 2009;

主持 “儿童青少年宽恕与道德发展水平之比较研究”,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重点课题, 2007。


科学研究(学术著作)

主要代表性著作:

《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主编),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主编,系列学术著作),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

《江苏省青少年心理健康蓝皮书2008/2010》(主编),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011;

《为心灵解压》(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

《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主编),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2008;

《儿童青少年心理治疗》(独立),安徽人们出版社,2000;

Research Studies in Education (第二主编),The Central Printing Press Ltd., Hong Kong, 2003;

《认同社会》(译著)(原作者W.Glasser),台湾桂冠图书公司,1995;

《儿童行为评估与矫正》(独立),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主要代表性论文:

Influence of internalizing problems on academic achievement in chinese adolescents: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attention problems ,PSYCHOLOGIA(T3/3),  2015, 58, 75–83;(SSCI)

Effects of a culture-adaptive forgiveness intervention for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BRITISH JOURNAL OF GUIDANCE & COUNSELLING(3/6),06 Jan 2016,Published online;(SSCI)

“积极老龄化:全球视野下的老年心理健康研究和实践探索”(1/2),《心理与行为研究》,2015.13(5),713-719;(CSSCI)

The Application of Behavioral Family Therapy to Chinese Aggressive Children,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T2/3), 43, 2015, 299-304;(SSCI)

“基于情绪加工神经机制理论的老年人心理关爱”,(2/2),《人口与社会》,2014.12.(30.4.),76-80;(CSSCI)

“宽恕干预在生理疾病治疗中的运用”(2/2),《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06.01,22,3,564-567;(CSSCI)

“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结构的扎根理论研究”(2/2),《教育研究与实验》,2014.08.20,4,4,88-92; (CSSCI)

“化解我省未成年人青春期危险行为的对策”(2/2),《江苏宣传工作动态》,2014.8.30.;

“江苏省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2/3) 《老龄科学研究》,2014.2.8,59-67;(CSSCI)

The Application of Group Forgiveness Intervention for Courtship-Hurt College Students: A Chinese Perspectiv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ROUP PSYCHOTHERAPY, (T2/3), 64 (3) 2014,299-320;(SSCI)

“‘得寸进尺’还是‘适可而止’:基于冒犯者角度对宽恕结果的讨论” (T2/2),《心理科学进展》2014.22.1.104-111;(CSSCI)

“传统价值取向对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中儿童权利保护的冲击” (通讯作者),《心理科学进展》2013,第21卷第9期,1660-1666;(CSSCI)

“心理健康教育该做什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目标与任务解读”,《基础教育参考》2013.7.5-7,(《人大复印中小学教育》2013,第9期转载,73-75)

“不同人际关系中青少年的宽恕心理特点”(T2/2),《心理科学》2013.1,第36卷,109-115; (CSSCI)

“大学生自杀倾向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T2/2),《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20.6,756-758; (CSSCI)

“大学生专业匹配性与学业成绩相关研究” (T2/2),《心理科学》2009,第32期;(CSSCI)

“宽恕治疗:基于东西方文化比较的研究”(2/2),《医学与哲学》2010.6., 54-48.;

“中国人宽恕性情的文化诠释”《南京社会科学》,2009.8.57-62.;(CSSCI)

Accounting for Tibetan university students'and teachers' intellectual styles. Educational Review(2/3), 2008,60 (1), 21-37;(SSCI)

Forgiveness and Personality in a Chinese Cultural Context. Psychologia IA,2008,16(1), 1-15;

“基于中国大学生样本的宽恕及其相关人格因素分析”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1,58-63;(CSSCI)

Personality correlates of the disposition towards interpersonal forgiveness: A Chinese perspective(T1/3),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04,39(4), 305 -316;(SSCI)

“宽恕理论在心理学治疗领域中的整合发展趋势”,《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年第3期,54-59;(《人大心理学》2004,第11期转载) (CSSCI)

The Nature and correlates of forgiveness in China, in Sun, Fu, & He (Ed.) Research Studies in Education, The Central Printing Press Ltd., Hong Kong, 2003;

“美国学校咨询标准及其特点”,《中国心理卫生》2003.17.1, 968-969;(CSSCI)

“宽恕心理学:理论蕴涵与发展前瞻”,《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112-118; (CSSCI)

“宽恕:当代心理学研究的新主题”,《南京师大学报》2002年第6期, 80-87;(《人大心理学》2003,第3期转载)(CSSCI)

“孤独症病因模型与治疗选择”,《中国特殊教育》2001.2;(CSSCI)

“元认知模型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南京师大学报》2001年第6期 (《人大心理学》2002.3.转载);(CSSCI)

“从三级预防保健看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研究与实验》2001年第4期;(CSSCI)

“认知-行为治疗理论的新进展”《南京师大学报》2000年第6期 (《人大心理学》2001.2.转载);(CSSCI)


社会工作

江苏省政协常委(2011)

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委员(2011)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专家(2006)

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2013)

江苏省心理学会理事长(2010)

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2012)

中央文明办心理健康大讲堂主讲专家

江苏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2010)


个人荣誉

2013年4月,主持《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国家精品课程成功转型立项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教高司函(2013)26号);

2011年1月,主编《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系列学术著作,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获得“2011年影响教师的100本书”中的最佳图书奖励(2011年12月15日《中国教育报》);

2010年10月,主持 “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 课程获国家精品课程;

2010年12月,主编《江苏省青少年心理健康蓝皮书2008》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励;

2010年10月,主编《江苏省青少年心理健康蓝皮书》荣获南京师范大学第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调研报告类);

2008年10月,主持 “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 课程获江苏省精品课程;

2005年12月,论文“宽恕理论在心理学治疗领域中的整合发展趋势”,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励;

2005年12月,博士论文获香港大学杰出博士论文奖;

2001年2月,主持主题为“认识儿童、研究儿童、服务儿童”的《儿童心理学》课程建设,获得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励


地址:南京市鼓楼区宁海路122号

邮编:210097

办公电话:02583598662

Copyright © 南京师范大学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5007121号-4